准确度0.1 amu
用途**物检测
分辨率单位质量分辨
是否进口否
测量范围1.5-1000amu
电子电器产品中含有的HBCDD、DEHP、DBP和BBP,以及此前RoHS 2.0指令中规定的(PBBs)和醚(PBDEs),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作为标准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作为天瑞仪器精心打造的一款性价比高的气质联用仪,拥有多项发明,具有分析快速,定性定量准确,软件操作简便等特点。仪器易于维护及清洗,适合企业和实验室用户长期稳定地使用。
GC-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物的检测,具有检出限低,定性能力强、定量准确的特点,可有效的应用于RoHS 2.0中增塑剂DBP、BBP、DEHP;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和醚等物质的检测。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物的检测,具有检出限低,定性能力强,定量结果准确等特点,可有效地应用于RoHS 2.0中**化合物的检测。
实验部分
增塑剂(DBP、BBP、DEHP、DIBP)检测方法
样品测试流程
参照EN14372、ASTM D3421等方法。称取经充分粉碎后的样品2g,索式萃取8小时以上,转移并挥干溶剂,用正己烷定容至25,过滤,上机测试。
多溴和多溴醚
样品测试流程
参照IEC62321 、GB/Z 21276-2007 等方法。称取经充分粉碎后的样品2g,索式萃取6小时以上,转移并浓缩近干,硅胶柱净化,旋转蒸发浓缩近干,用定容至5,过滤,上机测试。
应用领域
1、工业领域:纺织,电子电器,塑胶,化妆品
2、食品安全:农残留,香精香料,添加剂,包装材料
3、环境保护:大气,水质,土壤,固体废弃物
4、生物医:制厂,物检测
5、石油化工:炼油厂,化工厂
6、公检法系统:侦,物,分析,物证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多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环境保护、电子电器、医、石油化工、食品安全、纺织皮革等多行业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2.实验部分
2.1测试原理
样品经剪碎后准确称取,使用超声萃取,萃取液经过滤后,用GCMS分析。依据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标准质谱图或特征离子定性,用外标法定量。
2.2仪器设备、耗材和试剂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子轰击源EI;
超声波萃取仪:昆山超声仪器公司;
苯乙酮标准品:纯度99% ,标准物质网;
2-苯基-2-丙醇标准品:纯度99%,标准物质网;
;默克。
2.3测试条件
色谱柱:HP-INNOWAX,30m×0.25×0.25μm;
柱箱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80℃保持3min,15℃/min 升至230℃保持6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不分流时间1.2min;进样量:1.0μL;
进样口温度:230℃;气质接口温度:230℃;离子源温度:230℃;
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in;
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70eV;
溶剂切除时间:4min
测定方式:TIC(FULL SCAN)定性(扫描范围:50-350amu),SIM模式定量。
3. 测试结果
3.1 两种目标物组分定性结果
3.2 实际样品测试
目标物在0.1ppm-2ppm线性良好。取空白鞋材样品加标,样品经过超声萃取。1ppm加标水平下谱图如下,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4. 总结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SIM扫描模式下对苯乙酮类化合物进行测试,方法稳定可靠,线性范围好,灵敏度高,受杂质峰干扰小,能够有效地对鞋材中苯乙酮和2-苯基-2-丙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纺织品中“常见有害物质”检测方案
依据标准GB/T 18889-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针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酯、**锡等有害物质制定了完善的检测方案。
1.纺织品中游离甲醛检测
1.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2912.3-2009 《纺织品 的测定 *3部分:液相色谱法》试样经水萃取或蒸汽吸收处理后,以2,4-肼为化试剂,生成2,4-腙,用LC310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对照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样品的含量。
2.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
2.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17592-2011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纺织样品在柠檬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用连二亚还原分解以产生可能存在的致芳香胺,用适当的液-液分配柱提取溶液中的芳香胺,浓缩后,用合适的定容,用配有质量选择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GCMS6800进行测定。
3.纺织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测
3.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20388-2006 《纺织品 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试样经超声波提取,提取液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量选择检测器GCMS6800测定,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确证,外标法定量。
4.纺织品中**锡类物质检测
4.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20385 纺织品 **锡化合物的测定》,用酸性汗液萃取试样,在Ph=4.0±0.1的酸度下,以四硼化钠为化试剂、正己烷为萃取剂,对萃取液中的**锡直接萃取化。用GCMS68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5.纺织品中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物质检测
5.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23322-2009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基聚氧乙烯醚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索氏萃取法提取试样中的A烷基聚氧乙烯醚,提取液经浓缩和净化后,用LC310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
6.纺织品中含氯苯检测
6.1 测试原理
参照标准《GB/T 18414.1-2006纺织品 含氯苯的测定 *1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用碳酸钾溶液提取试样,提取液经乙酸乙酯乙酰化后以正己烷提取,用GCMS68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确证,外标法定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
1、开机:依次打开He气瓶,质谱仪,气相色谱仪,计算机。打开He气瓶时,先将主控阀打开至大,然后调节减压阀使He出口压力在0.5-0.9Mpa之间,一般为0.6。
2、系统配置:双击打开GCMSRealTimeysis,点击系统配置,检查设置过的已用于分析的组件,如果没有,则在可用组件中选择,选择后,双击色谱柱的图标,在已登记的色谱柱中单击要使用的柱名称。系统默认的GCMS柱为Rtx-5MS。如果要使用的柱没有登记,则须添加即可。然后确定,再点设置。
3、真空控制系统启动:单击真空控制图标,点自动启动,显示完成时,点击关闭。
4、检查泄露:真空控制完成后,等待10分钟,待系统的高真空度达到3或410-4后,单击调谐图标,再点峰检测窗:在「监测组】列表中,单击「水、空气】,单击(灯丝开/关),打开灯丝,调节检测器电压使m/z18(水)的峰高到显示窗口的1/2处,然后比较m/z18(水)的峰高与m/z28(氮气)的峰高,检查m/z28(氮气)的峰高是否为m/z18(水)峰高的两倍以下。如果不是,就有可能发生空气的泄露。单击(灯丝开/关),关闭灯丝。然后关闭调谐窗口,不保存调谐文件。
5、自动调谐:此步需要在启动仪器后大约2小时(定性分析)或4小时(定量分析)后进行。
5.1、设置分析条件:在「GCMS实时分析】窗口中,单击仪器监视器中的「详细】,单击「Line1】标签,输入分析条件参数。若未创建任何分析条件,直接从执行自动调谐开始。
5.2、执行自动调谐:单击调谐图标,后单击峰监测窗,然后点文件,调谐文件,后点击开始自动调谐,输入一个文件名,单击「保存】,启动自动调谐,然后检查自动调谐结果,检查项目如下:
①检查FWHM(半高峰宽)值是否在0.5到0.7之间。②检查检测器电压,不能**过2kW。
③检查基峰值是18还是69.
④检查m/z502的相对强度比率是否至少为2%。
⑤检查m/z69的峰强度是否至少是m/z28的峰强度的两倍。(如果检查上诉结果出现异常,则需重新启动仪器进行分析。)
后关闭「调谐】窗口,保存调谐文件。
6、创建结果数据的保存路径:单击「实时】助手栏中数据采集图标,单击工具栏中的「切换数据浏览器】图标,点数据浏览器下的「选择文件夹】图标,再选择GCMSSolution,点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然后关闭。注意此过程始终显示数据管理器。
7、样品分析:单击「实时】栏中的数据采集图标,单击文件,方法文件。单击「采集】栏中的「方法细节】图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分析条件,分别对「进样器】,「GC】,「MS】进行设置,除了必须要改变的参数外,一般不建议随意改动系统设置的值。(详细参数设置参见GCMS-QP2010系列操作指南)。待各项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文件,方法文件另存为,将此方法文件保存在之前已创建的文件夹中。然后即可进行进样了:进样分为单次进样和批次进样。
7.1、单次进样:如果要分析的只是一个样品,则用单次进样。单击样品登陆,设置进样参数,注意在此界面上要设置样品的位置,即样品的瓶号,并且调用之前已保存的自动调谐文件,此设置完成后,把样品置入自动进样器,点待机即可。
7.2、批次进样:批次进样时要创建批处理表,方法如下:单击「实时】栏中的「批处理】图标,单击文件,选择批处理文件,单击「向导】,进行合适的设置,待各项都设置完成后,点击「完成】,显示批处理表,如有必要,可直接在批处理表中进行各项参数的修改。然后点击文 件,另存批处理文件。把样品置入自动进样器,点击「批处理】中的开始图标,执行批处理,如有 其它情况发生,可直接暂停。
8.关闭仪器:单击「实时】助手栏中的「真空控制】,再点击「自动关机】;当显示“已完 成”,单击「关闭】。后,执行与打开电源的步骤相反的步骤,关闭电源(关闭程序,关闭计算 机,关闭 MS 单元,关闭 GC 单元)。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均立法限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我国也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控制, GB/T 18889-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酯、**锡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明确的要求。
依据国家标准GB/T 18889-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针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酯、**锡等有害物质制定了完善的检测方案。
http://skyray1013.b2b168.com